Navigation menu

来源:未知 责任编辑:admin

工业互联网创新: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智造崛起

  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一句明确的指令透露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向:加快创新,优化算力资源布局,冲刺全球数字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。这不仅为中国从“制造大国”到“智造强国”的转型注入了政策动力,也昭示着我们即将见证一个扭转乾坤的进程。

  当下,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已不仅仅是纸上谈兵,而是正迈入一个规模化应用的时代。各个行业深度融合,覆盖了41个工业大类和49个国民经济大类,通过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尖端技术的联袂演出,我们看到了生产要素的重构与产业链的协同创新。最新的统计数据让人瞩目:我国已成功建立了超过万余家智能工厂、700家5G工厂和72家“灯塔工厂”,并连接了超9600万台(件)工业设备,构建的数字生态圈中,已有340余个平台展露锋芒,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.35万亿元。

  在这一波浪潮中,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省份则成为了先锋。广东省已经在2024年踏出了创新的步伐,从“单点突破”转向“链式改造”,成功培育出9个跨行业平台,而江苏省通过“一平台一行业”的模式,实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高效推进。而在浙江省,通过创建“未来工厂”标杆,数字化改造的覆盖率更是达到了全方位的提升。

  然而,快速发展的背后,也面临诸多挑战。比如核心技术的突破依然需要攻克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、产业发展生态的不完善等问题。因此,构建以“政策引导—市场驱动—生态协同”为核心的三维体系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要强化顶层设计,夯实数字基础设施,充分利用“工业强基2.0”工程,让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。

  与此同时,企业创新主体的活力也是确保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的关键。应该鼓励龙头企业打造“灯塔工厂”,借助示范效应推动上下游企业协调转型。而政府通过提升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等手段来进一步完善企业转型的激励机制,无疑会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。此外,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也能加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。

  在未来,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企业、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,构建产业联盟,提升安全保障能力,确保工业互联网的稳定安全运行,也将成为新的关注焦点。通过深化5G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我们期待到时候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应用场景涌现,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宏伟蓝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