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 menu

来源:未知 责任编辑:admin

梦萦青春回桑梓 实践赋能谱新篇——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学子参加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
  为深入学习宣传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引导青年学生在深入了解家乡、服务家乡中扎根基层,贡献青春力量,2025年寒假,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  在数计学院党委的领导下,学院团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广泛宣传动员,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报名参与。本次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学生们根据自身专业与兴趣,投身于教育帮扶、社区服务、企业实习等多个领域。在教育帮扶中,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,为家乡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温暖;在社区服务和乡村振兴工作里,他们协助工作人员开展环境整治、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,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;在企业实习中,他们知行合一,为自我成长蓄能充电,也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……

  政务力行,情系基层。2023级学生邱宏波在马鞍山雨山区税务局实习实践、2024级马锐同学在龙门悦府社区服务中心实践,他们深入地方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一线岗位,开展文件整理、数据录入、会议记录、咨询服务等工作,切身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繁琐,对基层群众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。

  企业磨炼,青春添彩。2023级胡肖在上海市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中央大厦作为助理实习生,了解法务人员的工作日常,帮助团队整理国际合同文件,确保合同条款清晰且符合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,并在指导员带领下了解了仲裁材料准备和案件进展跟进等工作。胡肖说,“这次实践经历让我学习到了法律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,未来会更加努力学法、知法、敬法。”

  乡村逐梦,实践兴农。2024级徐安琪、2023级宋彩秀、黄金叶等同学分别在各自家乡协助村干部开展村容村貌治理工作,身体力行参与街道清扫、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。2024级姚瑞参加所在地未成年普法宣传主题实践活动,与工作人员一同策划活动流程、布置场地,从活动筹备初期反复策划,到活动当天现场引导,体会到一场看似简单的活动,背后却需要多方统筹协调,精心编排。

  教育帮扶,筑梦家乡。寒假期间,不少学生还走进乡村学校、社区,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和心理关怀。2024级董梦云在利辛县幼儿园,开设了趣味小课堂,讲知识、做实验、教英语,寓教于乐,传递知识能量,她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,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,还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  公益力行,福泽家乡。2024级石笑晗、2023级丁佳银同学走入家乡敬老院,为村中困难老人提供生活帮助,陪老人聊天,给老人唱歌,促成了心与心之间的连接,架起了青年人和老一辈沟通的桥梁。2024级俞安祺在泾县“雷锋超市”担任志愿者,用实际行动传播雷锋精神,弘扬社会正能量。2024级金瑾参加社区“迎春送便民”志愿服务,云上书舍志愿服务活动;2023级张毅加入安庆汽运有限公司枞阳分公司志愿队伍,他工作中忙碌的身影、热情的态度,为寒冷的春运旅途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。2024级刘懿樊在宿松县文化馆担任美术馆志愿者,在她看来,这是一次探索艺术与成长的过程,也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旅程。2024级张乐乐在铜陵市天井湖曙光水上应急救援中心担任志愿者,协助救援队员开展天井湖巡湖、参加应急救援知识培训,他表示,这次实践经历让他学会了很多急救知识,扫除了知识盲区。

  丰富多彩的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让同学们在服务中成长,在奉献中感悟,收获颇丰。一方面,他们的沟通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,其间,不少同学感慨,这次实践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,如何在工作逆境中重拾信心面对挑战。另一方面,同学们对国情、社情、民情有了更深刻地了解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他们意识到,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更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,在祖国广袤大地上,施展才华、贡献力量,让青春在故土绽放绚丽之花。

  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。2025年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虽已结束,但同学们书写青春精彩人生的篇章才刚刚开始。今后,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将持续加强思想引领,组织引导学院学子参与更多社会实践活动,帮助学生练就本领、增长才干、锤炼品格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。(文图/严路路)